后疫情时代的会展业该如何走?有哪些新的要求、新的发展趋势?
3月22日,2023第二届中国(无锡)会展目的地建设大会在锡举办。来自全国多省市贸促会、国际商会、会展主管部门、行业协会、世界知名展览和会议活动主办机构、综合服务商及会展场馆、高校的近300位嘉宾齐聚一堂,共同展望会展行业新格局,为无锡的会展业发展出谋划策。
大会由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和中国国际商会无锡商会共同主办。无锡市副市长周文栋,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院长、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会长曲维玺,江苏省贸促会(江苏省国际商会)副会长丛苏峰,国际展览业协会 (UFI)全球副主席及亚太区主席仲刚在大会现现场分别致辞,国际大会及会议协会(ICCA)亚太区主席简·冯·霍尔姆斯通过视频致辞。太湖新城集团党委书记、董事局主席王贤出席了本次大会。
嘉宾为第二届中国(无锡)会展目的地建设大会启幕
(无锡会展办供图)
最近,各类展会密集举办。据不完全统计,短短一个月里无锡已陆续举办了春季车展、华夏家博会、中国汽车消费论坛、太湖国际机床展、无锡马拉松等10余场展会。大型展会一个接一个,有人问会展业是不是进入了报复性增长时期?对此国际展览业协会名誉主席、全国会展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上海市会展行业协会党委书记陈先进的观点是“呈现恢复性增长”。
“我们正在陆陆续续把之前停办的展会都恢复起来,今年大致可以恢复到2019年的70—80%。”陈先进介绍,从目前会展举办的情况来看,消费类展会比专业类展会的复苏速度更快。“通过一到两年的努力,会展业就能恢复甚至超过2019年的峰值。”对于这一点,陈先进很有信心。他建议无锡可以加大对产业优势的利用,重点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全面扶植高价值链的现代服务业、优先支持产城融合的科创产业,把会展做专、做强、做精。
会展业产业链长、辐射范围广,可带动相关行业发展,在促进产业聚集、产业升级、吸引投资、扩大外贸和消费以及提高城市知名度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近年来,无锡聚焦“会展目的地”建设目标,积极创新办展模式,围绕主导产业,坚持以展促产、以产带展,同时顺应消费升级趋势,积极探索“会商文旅赛”跨界联动、融合发展路径,连续三年蝉联“中国地级市会展业竞争力指数”第二位。
“会展目的地城市如何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的发展,取决于营商环境、人才队伍、各个行业主管部门的主动性等多个因素。”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院长、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会长曲维玺提出,会展目的地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比拼的不只是会展场馆和会展政策,牵涉到文化和旅游、商务和消费、产业和投资、科技和学术交流、营商环境等多个方面。会展目的地城市既是会议展览活动的举办地,也是参会者、展商和观众等高端商务客群愿意频繁前往、逗留并消费的地方。“除了吸引招徕流动会议和流动展览,基于本地优势产业和教育学科优势,发起、培育展览会议并扶持本地会展公司壮大,在今天尤为迫切。”
“政府特别重视,又有强大的经济支撑。”国际展览业协会全球副主席及亚太区主席仲刚直言,这些都是无锡会展业发展的优势。在他看来,无锡已拥有较好的硬件基础,下一步可以重点放在软环境建设上。如有更多普惠性的迎展政策支持,加强本地会展企业的培育和专业人才的建设。“还有一点,无锡地处经济发达的苏南地区,又是国内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可以好好利用这些资源,吸引更多企业年会、品牌活动来无锡举办。“这是一个非常有潜力与广阔空间的市场,值得无锡好好挖掘。”仲刚建议。
在大会期间,无锡太湖国际会展集团与珠海华发国际会展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发会展)、西安曲江国际会展(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曲江会展)签署了合作协议。会展集团将通过与华发会展在会展场馆运营领域开展深度交流,在招展引会、服务提升等方面建立互通互助机制,共同推进长三角与粤港澳大湾区的会展产业联动;通过与曲江会展建立战略合作,促进场馆的经营管理与服务达到国内一流行业标准和国际优秀水平,提升运营的规模效应与综合效益,共同推进长三角与西北地区的会展产业联动,开展“会、展、节、赛、演”全产业链深度合作。
在本届大会的主论坛上,无锡太湖国际会展集团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崔祎围绕无锡会展产业集聚区建设发表了主题演讲,系统地对本地产业资源及会展政策优势、会展场馆载体、服务及配套等进行了介绍,着重推介了即将于今年正式对外运营的无锡国际会议中心。
会展是产业集聚、推进国家战略、
丰富人民生活的重要平台。
本届大会为会展各界
搭建了学习、交流、合作的机会,
当前无锡正加快构建
“465”现代产业体系,
无锡太湖国际会展集团
将以此次大会为契机,
以国际会议中心建设运营为突破点,
发挥会展在产业聚集、产业升级、
提高城市知名度等领域的重要作用,
助力无锡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