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赏中华优秀文化,献礼建党100周年。6月25日上午,太湖新城集团“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动态版《清明上河图》,在太湖国际博览中心B1馆亮相,并向幼儿及青少年免费开放。动态版《清明上河图》利用声光电等高科技手段,“穿越”时间长河,回望历史长廊,再现中华传统美学场景,进一步促进审美教育、素质教育,实现美育、智育实践的提升。
本次开展的动态版《清明上河图》为全国教育主题巡展首站,是国内首次原尺寸复原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里的动态展示图。
其实动态版的《清明上河图》早在多年前就在国内外几十个城市相继展出,只不过当时的动态版《清明上河图》还不是原尺寸复原,即使如此,还是荣获了多个世界级艺术奖项。在香港展出时吸引了超过96万名观众入场观赏,曾刷新了售出门票总数、每小时售票数量等多项纪录。观众无一不惊叹其恢弘的气势和新颖的表现手段,更折服于中国历史上的艺术文化成就。
科技+美学,再现历史风华
众所周知,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体现了我国民族绘画的优秀传统和中国古代画家“目识心记”的深厚默写功能,是中国画传统“散点透视”的布局典型,是人物刻划、景物描绘达到形神毕肖、生动准确的神品之作。
本次在太湖国际博览中心展示的动态版《清明上河图》,借助动画技术和专业制作手段,转静为动,比原版的《清明上河图》放大了100倍,分白天和黑夜两个版本,共有1068个人物(白天691人,晚上377人),生动再现了北宋宣和年间世界最大城市汴京的繁盛景象。
美育+智育,助力文化自信
张择端是谁?汴京在哪里?“上河”是什么意思?北宋为何如此繁华?《清明上河图》近千年来真迹都经历了什么?画中的“城楼”和“虹桥”是何种建筑?这一系列的问题,通过对一幅画的解读,都给参观者提供了答案。
在国家和社会越来越重视“美育”“智育”的当下,《清明上河图》不仅能给予青少年美术知识和技能的教育,更是一次审美教育、素质教育的实践。
太湖新城集团也将以动态版《清明上河图》为起点,以文化科技、美育智育为展览主旨,探索一条以中国文化为主题、数字多媒体展示为载体、美育德育相结合的文化自信实践之路。